電視兒童已經過氣了

在我的認知裡,電視自西元 1930 年代開始發展至今,幾乎滲透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是一種人類投入資源歷史最悠久、最廣的一種媒體,人類所體驗的第一個類真實的媒介,它甚至是一種文化。

但是我深深的感受到電視所帶給我們的美好時代已經過去,那群因為長時間在電視機前面的年輕一代被稱之為「電視兒童」的年代好像也已經離我們很遙遠;取而代之的是「網路遊戲沉迷」、「網路上癮」等新時代的稱呼。隨著網際網路與各種新興媒體的出現,內容的接收者與提供者的界線越來越模糊。電視所能提供給我們的只是一種無法篩選的資訊,人們像是電視機前的某種泡在液體中的生物,藉由聲光的幻象不斷的將一堆看似真實,實際上卻是經過各種戲劇化演繹的加工內容強灌入腦中。

因為當今台灣社會充斥著大量的不良媒體與節目頻道,使得電視媒體的製作及呈現品質不斷下降;使接收訊息的使用者接受許多荒謬的、空洞的、誇大的資訊。像這種詭譎的現象反而成了我們現今社會文明的一種異象 ,我們真的需要這種不斷循環、不間斷、不健康的資訊嗎?我們是否應該放下電視,選擇更好的媒體呢?

新興媒體的槍與砲彈是各種互動式的資訊以及使用者能夠自己決定的訊息,更重要的是時效性與真實性;網路世界隨時可以有任何人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提供資料,且經由其他使用者討論、指正,提供最懇切的訊息。只要使用者願意,每個人都可以是訊息的發佈者。以往所謂的新聞內容或是來源已經不是完全由傳統報紙、電視媒體所能壟斷的。越來越多人在網路上透過各種發聲的平台,發佈許多原創的訊息與新聞來源,儘管有著許多不同的言論與立場;但這正是網際網路的訊息有著比電視更大的吸引力的關鍵因素。

最近看到一種有趣的說法是「要刑求一個大學生或是年輕人,不需要刑具、也不需要酷罰,你只需要拔掉他的網路線!」。

的確,我們是網際網路時代下的產物。但是網際網路這樣的媒體形式並不是毫無缺陷的,畢竟沉迷的行為、與個人資料的安全性等問題的確困擾著我們。但是,網路上對於一個新聞事件或是資訊來源的描述,會有各式各樣的版本;透過討論與互動,我們能夠以更多的面相去看待一件事物。也許有人會說,電視或是傳統媒體所提供的內容更為專業、豐富。但是在現今台灣媒體數量及品質氾濫的情況下,您還能相信電視媒體的品質與良心嗎?收視率一向最高的連續劇、偶像劇、綜藝節目、政論節目到底又對我們的社會盡了什麼責任?是促進和諧?還是更加混亂?

我的藝術家朋友蘇匯宇在他的論述 「告別電視兒童年代」寫道:

我相信「電視兒童」已是一個老去的世代,網路即將全面取代電視的經驗。

如今很多人是不看電視的,但是他們不能沒有網路。網路影像的傳遞模式造就新的 媒體經驗(例如You Tube的風潮),讓生產者與使用者兩種身份經常是同一人。這使我想起一個網路術語,「end-user」,末端使用者,泛稱個人電腦的用戶。末端使用者從一個相對被動的接受者,無法生產、發言或參與,到了如今因為部落格、交友網站與各類如You Tube這樣的架構,而具有積極的主動權。反觀在電視時代,幾乎所有人都是「最陽春的末端使用者」,電視兒童只接受訊息,從不發言。

I believe the time for the TV kid generation has already passed, since the internet will soon completely replace the experience of the television.

Nowadays, many people don’t even watch TV but they can’t do without the internet. The way the internet transmits images has already created a new kind of media experience which frequently allows one person to be both the producer and user (like the very popular YouTube). This makes me think of the internet term “end user” which generally refers to an individual computer user. End users have gone from being relatively passive with no means of production, voice or participation to active creators of content. This is due to blogs, websites designed for groups or setups like YouTube. In contrast, nearly everyone of the TV generation was strictly an end user; TV kids could only receive information and could never make their own statements.

這論點與我的看法完全相同。然而,我們可以在他論述末可以發現,對於他所經歷的世代,電視仍然是一種既定的認知;

直到現在,我在睡前還是會看電視看到睡著,我起床笫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視,我吃飯的時候通常會想看電視,如果可以,我還想在馬桶前面裝一台。就此部分而言, 這跟二十年前的我並無差異,我還是一個電視兒童,電視佔據了我極重要的生命時段,即便,我正企圖用作品紀念這個即將逝去的年代。

然而比較起來,只有電視的 年代好像還更為簡單些。

I still watch television until I fall asleep. When I wake up, the first thing I do is turn on the television. When I eat, I usually want to watch television, and if I could, I would put a television in the bathroom. In this way I am not much different than twenty years ago; I am still a TV kid. Television has occupied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art of my life, and even so, I am now using my artwork to create a memorial to this fading era.

However, in comparison, the television era seemed somewhat simpler than today.

對他們這個世代甚至更老的一輩來說,電視理所當然的便捷性及某種不可取代的固有性,讓他們無法與這樣的回憶及經驗切割與抽離。這是屬於那個美好年代的哀歌!

寫這篇,不只是抒發我對電視這個媒體的看法,我還要對前陣子一直很想加入的廢業青年所發起的串連活動「我家不裝有線電視」做個回應;我家不只不裝有線電視,我家甚至沒有電視!這真的沒什麼好奇怪的,就算哪天我買了台電視放在家中,我也只是拿它來看 DVD 電影,因為這是一種我主動選擇的行為;而不是電視媒體、頻道所操縱的。

電視的世代真的已經過去、電視兒童已經過氣了!

我所期望取而代之的不是對網際網路、網路遊戲沉迷的一代,而是能夠擁有獨立價值觀、自主性的思維,去活用網路上各式各樣資源與功能的一代;讓網路協助我們、成為工具,提供我們可選擇性的娛樂。

張 家振
不誤正業的設計師,兼職工作是現在很流行的斜槓中年人,正在往 Full Slack Designer 之路邁進!夢想是開一間角落小店,賣著每日限量販售的允指魯肉飯,順便維修軟硬體 Apple 產品。2013 年因為陷入兩倍育女階段而造成了 6 年的部落格空白,2019 年初春因為背了 30 年的債務而開始寫起東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