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N的人際關係只有會不會管理,不會有倒退魯

今天在Google Reader的訂閱清單中,看到了 Mr.6 的這篇 MSN 讓人際關係「倒退魯」的3種尷尬情況。讓我開始對 Mr.6 的資訊管理方式與文章的主觀性產生了更大的疑惑。

第一次接觸 Mr.6 是在他出版了搶先佈局十年後這本書之後才開始訂閱他的blog,而此書現在也在我的書架上,這些時間下來 Mr.6 成功的以廣泛的觀察與趨勢的研究預測成為了網路上當紅 blog 寫手之一,也被許多科技、資訊、經濟等相關領域邀其撰稿或是長期單元合作,更帶領了一隻號稱台灣第一個網站外銷的團隊 Voofox, Inc.,並將個人 blog 併入了該團隊的 blog 中。

這樣一個成功的 blogger 身份打造之後,社會大眾的期待、輿論、崇拜便隨真而來;這點從其 blog 高流量、高回應、高推文中不難看出這個 blog 在主流的網路趨勢圈中是非常成功的。但是這樣的成功也代表著眾人對其文章的重視與評斷水準拉高。

為什麼說是更大的疑惑呢?當今天看到這篇標題後,我馬上發現到:這已經不是 Mr.6 第一次寫出這樣的詭異文章,而我已經長久麻痺且懶的去為這樣的文章提出一些反向見解。但是這次的內容竟然透露出 Mr.6 對資訊管理的奇妙之道。

到底哪裡奇妙呢?

他所提出的3種尷尬情況,其實都是不應該有的尷尬。

第 1 種倒退──至親好友:哪個至親好友有 MSN,我們知道的話,肯定都會在我們的 MSN 上面了,不是嗎?但,不換則已,一換麻煩,因為,MSN 竟然會讓最雋永的友情,也會發生「倒退魯」的現象!

這種根本不是倒退,而是普遍的存在你我的現實生活之中;人本來就是情感的群體動物,當生活圈越拉越大,對於久不聯絡的親友逐漸的降低注意力。而將生活的重心擺在當下身邊的奮鬥夥伴、朋友、同事或是每日相處在一起的至親,這才是一種正常值。

當 MSN 提供了我們一個方便與親友們聯絡的管道,並不代表我們必須時常的注意他們的動向,會去注意的目標絕對是目前你有興趣或是有需求的人身上。聯絡人多也不會是藉口來構成不去注意每個,因為這是一種比較值;各位可以回想看看,人的一生會接觸多少的同事、朋友?

然而,在過去 6 個月之中你真正聯絡過的有幾個?那些人便是在你目前生活中的重要的人或是有需求的人。所以,這個第一點到底在尷尬什麼呢?

第 2 種倒退──只見面過一次的新朋友:和這樣的新朋友,或許聊得很愉快,然後就呼嚕吼囉的說出了我的 MSN 帳號,加入我吧!記得喔!說著說著,我還又特地拿出了筆,將我的 MSN 帳號,幫對方寫在我剛給他的熱騰騰的名片上。這個動作想必大家都有經驗過。

這種我承認是一種尷尬,但是不至於是一種倒退;而是個人的資訊管理問題。

在這 email 與即時通訊等各式各樣的網路服務滿天飛的時代,到底是工具奴役了你必須每天追逐著這些服務所產生的大量資訊,還是我們已經順利的掌握了這些服務的使用技巧來讓方便我們的資訊吸收?

一般人很容易忽略這樣的邏輯關係:既然有了 MSN 這類的通訊軟體(擁有即時的功能),為何還需要 email 呢?其實答案大家都知道;email 是用來傳達不是那麼的即時,但是又有必須傳遞的重要性。而通訊軟體是用於需要即時的討論與溝通意見的即時性。反應在現實世界即是:既然有了電話與手機,我們為何還要寄信?

對於 Mr.6 文章中所提到的新朋友,因為聊得很愉快就交換了雙方的 MSN 之後帶來的尷尬,其實是不應該存在的,原因在於我上面所提:在過去3個月之中你真正聯絡過的有幾個?那些人便是在你目前生活中的重要的人或是有需求的人。

意即,對於這種新朋友是否應該先以 mail 作為基本的溝通工具?待進一步觀察或是真的發現雙方生活的交集性大到必需要加入即時通訊才交換彼此的 MSN 呢?

這是值得去思考的一件事。

對於那些已經加入 MSN 的朋友;一開始很熱絡,一陣子之後就變得越來越少打招呼。我認為這是必然的現象。代表該人在你的生活中已經慢慢淡出,但不代表不再重要,而是可以保持一種人脈,與友情關係。

所以這種久久未聯絡但是一打招呼變造成尷尬,是個人的人際資訊管理的問題。

第 3 種倒退──普普通通的中等朋友:每個人都有普普通通的中等朋友,可能是剛認識,也成功的加入對方的 MSN 了!卻因為平常沒有什麼話可說,反正就留在 MSN 名單裡,以後有機會再交流一下罷。視我們的習慣而定,有時候愈多這樣的「資訊夥伴」,我們 MSN 上就會有愈多的「普普通通的中等朋友」。

這種倒退魯的論點是我覺得整篇文章中最弔詭的一點:當你知道 MSN 有編輯對方暱稱這功能後,卻不善用這方便的功能來管理人脈資訊,便是個人的資訊管理的問題了。

常常不經意的看到朋友或是長輩的 MSN 充斥著每個聯絡人密密麻麻的顯示名稱,就由衷的感受到大家還停留在 MSN 的古早版本時代。(這也是為何我搞不懂每次朋友們看到我的清單都要哇哇叫的原因)

早在 Google 運用搜尋來威脅 Microsoft 成為媒體的新寵兒之後;Microsoft 只好丟出Windows Live!服務來抓回流量,並著手針對 PC 版本的 MSN 工具作改造,改造後的 Windows Live Messenger 最重大的革新不是外觀,而是可編輯對方資訊以及MSN內部的搜尋功能。

我自己的管理模式為:當我加入每個聯絡人,並與其初步的交談互相瞭解後,便會開始替對方下Tag。Tag 的目的正是人脈資訊管理的重要關鍵。配合 MSN 內建的搜尋功能,不但可以破除 Mr.6 的第3種倒退,還可以讓你重新掌握那上百個讓你覺得一頭霧水且不知道是誰的聯絡人。

以我的 Tag 模式作參考,我的聯絡人名稱一律是這種規格:

人名 ( 暱稱 外號 身份1 身份2 單位1 單位2 專長1 專長2)

例如這幾天認識的 Dogg,他在我MSN的清單中便是(感謝 Dogg 授權公開):

李崇瑜 ( Dogg 自由工作者 網路觀察 ASP 程式設計 )

這樣的標籤化命名,不僅可以幫助自己認識對方,而且當遇到久未聯絡但是又需要對方的專長來協助自己時;不僅化解了所有的尷尬與不便,更能在 MSN 內建的搜尋功能中,快速的找到你要的聯絡人。

例如我只有在搜尋列打上「李」這個 keyword,MSN 就會自動 Show 出所有我李姓的朋友;又或者我可以用我預先幫他們加上的 Tag 來找到我需要的人。

這樣如此簡單的資訊管理與架構,為何大家不善用呢?嫌打 Tag 麻煩嗎?還是要等到與對方交談時,忘記對方是誰或是急需找到某人而視線淹沒在文字大觀園般的聯絡人清單中才來懊悔呢?

最後,這文章並沒有要攻擊任何人;乃是看了 Mr.6 該文而有感而發,並希望藉由此文跟大家分享一些觀感與技巧。

張 家振
不誤正業的設計師,兼職工作是現在很流行的斜槓中年人,正在往 Full Slack Designer 之路邁進!夢想是開一間角落小店,賣著每日限量販售的允指魯肉飯,順便維修軟硬體 Apple 產品。2013 年因為陷入兩倍育女階段而造成了 6 年的部落格空白,2019 年初春因為背了 30 年的債務而開始寫起東城記......